金門的第一次抗共戰役,發生在民國38年,中共以為國民黨6月才退守台灣,尚未穩住陣腳,因此在同
年的10月份先後發動三次戰爭,三次中的最後一次即古寧頭戰役。
10月25日,共軍利用小船渡海來犯,預計一天之內即可攻下金門,不過,奮勇的國軍與之浴血戰三天三
夜,再加上因為退潮,共軍的支援失敗,國軍又燒船去其退路,因此最後還是把共軍逼回登陸的古寧頭
斷崖,俘擄了6000多人,結束這場血腥戰爭。
為紀念在這場戰役,民國73年,在古寧頭大捷起始與結束之地的古寧頭灘頭,建成了古寧頭戰史館。
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西北部,首先通過一條以戰車軌道意象之濃蔭大道,並經過英勇戰士銅像,
兩旁立有當年曾參加古寧頭戰役的「金門之熊」戰車,內部陳列有戰利品武器、作戰文件、作戰指揮官
照片、戰情大型油畫的展示及先總統蔣公指揮車等,並以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古寧頭大戰歷史,以緬懷
當年拋頭顱,灑熱血,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。
綜合劇場內容為「古寧頭大戰」,透過牆面及地板雙螢幕,講述戰爭發生的經過並穿插電影情節,讓遊
客了解古寧頭大戰始末。
入館大道中間處設有一處反空降堡
是為了防範共軍來襲,在金門主要道路交叉處所設置
正門古寧頭戰史館..蔣故總統徑國先生所題頒..
戰史館座落於當年蔣中正先生指揮作戰的古戰場
佔地約200坪,四周牆上掛有描繪當年戰況的巨幅油畫
兩側陳列當年參戰之金門之熊m5a1戰車各乙部66號車就是熊震球的座車..當時拋錨在沙灘上
.當時66號車旁邊還有201師的帳篷..
兩旁有當年揚威沙場的M5A型戰車,歷史感十足 ~~
首先看到的是執槍的英勇戰士銅像
四面雕刻著 忠精實誠
以前做戰還拿刀喔 ~ 不是都拿槍了 ???
金門古寧頭戰史館:館內陳列有戰利品武器、作戰文件、作戰指揮官照片、戰情大型油畫等
佔地約200坪,四周牆上掛有描繪當年戰況的巨幅油畫
油畫,可畫的蠻逼真的,能用描述當時戰況,去描繪出來真是震撼不已
導遊說來古寧頭戰史館一定要看這幅畫,
這是台灣藝術大學的一個教授所畫的,捐給古寧頭戰史館,聽說這幅畫有值一千萬
但是非賣品,最主要因為它是3D油畫。
不論你從左邊看過去, 或是從右邊看過來, 蔣公整隊烈車都向著妳敬禮 ~~
非常屌的一幅畫 ~~
(左邊)
(慢慢的走來右邊)
已有感受到整列排車都向著你開過來 ~~
( 不過還是要親身去古寧頭戰史館看,更是能親切的體驗3D油畫的震撼。)
這台校閱專車就是上面那幅畫,蔣公所乘座專車呦 ~~
廳前左右四柱分掛戰績卓著一一八師,二○一師..十八師之榮譽虎旗..與胡璉司令官稱揚戰車部隊
英勇殲匪之金門之熊旗
講述戰爭發生的經過並穿插電影情節,讓遊客了解古寧頭大戰始末
以緬懷當年拋頭顱,灑熱血,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